文/禪殘
「
靜觀陶業百態,辣評陶事陶人。
你有故事我無酒,真話同樣易上頭。
第3期【一週辣評】來了,請陶瓷人自行準備西瓜和小板凳。
”
陶瓷人何時能享有雙休待遇?
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第1966號建議,提出「增設大中小學春秋假期 建立錯峰休假制度促進旅遊業均衡健康發展」。
對此,教育部近日在官網公開答覆:在保證開足開齊國家規定課程,完成好正常教育教學任務和教學時長的前提下,學校放假時間包括春秋假時間由各地、高等學校結合實際做出具體安排。
答覆中也提及,教育部印發的《關於職業院校專業人才培養方案製訂與實施工作的指導意見》規定,三年制中職、高職每學年安排40週教學活動,對假期的具體安排未做限制。
辣評
乍一看,增設假期和陶瓷業(瓷磚行業)沒有半毛錢關係,實際上卻還是很值得陶瓷人(瓷磚人)關注的。
此話怎能講?兩句話回答足矣:陶瓷人是不是日常休息時間最少的從業人員?增設假期是陶瓷人夢寐以求的夙願?
對照現實,陶瓷人的休息時間卻實在「慘不忍睹」。放眼整個陶瓷產業,每月休息4天的陶企約佔5成,其中一部分還是由月休3天或2天轉變而來;每月只休2天或3天的企業仍不在少數;而每週雙休的陶企好像還真沒有——對不起,對陶瓷人來說雙休就像是鬼,多數人聽過,從沒人見過。而且,陶瓷人的日常休息時間也常被公司「徵用」——每個「陶瓷家庭」的背後,幾乎都有一個因公廢私、廢寢忘食的「加班狗」。
或許有人要抬槓:大部分陶企每年不是要放十幾天、二十幾天、一個月甚至四十幾天不等的春節長假?其他行業有這待遇嗎?
放長假是不假,但真相很札心:春節長假期間是不發薪水的。不發薪水!不發薪水!不發薪水!
不過話又說回來,以前陶瓷業發展情況很好尤其是2015年之前的時候,不少陶瓷人發了家致了富,大多數陶瓷人也都賺到了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的工資,即便行情變差以後也是如此。因此,陶瓷人不能忘本,陶瓷產業依然值得為之奮鬥。
然而話還得說回去,隨著經濟的發展和時代的進步,從業人員對於工作福利的要求也不斷提高。禪哥認為,陶企要實現長遠發展,必須與時俱進,透過增設假期、全面落實週單休/雙休制度和社保政策等有力措施努力提升員工福利水平,以吸引和留住更多的人才,從而充分激發他們在工作上的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
高安陶瓷超越佛山陶瓷?
「高安陶瓷有信心、有底氣,5年趕佛山、10年超佛山。」
中共高安市委副書記、市長康健在10月28日舉行的第八屆中國建陶產區大型巡迴論壇暨2020高安陶瓷產業發展高峰論壇上表示。
康健介紹,目前高安有建陶企業54家、配套企業133家,建成生產線182條,穩居全國第二大主產區地位。今年高安新簽約陶瓷計畫19個,14家企業計畫改造或新上智慧生產線22條,目前已完成15條。
辣評
對於高安產區提出的這個宏偉目標,禪哥更願意將其看成是一段表示決心和信心的宣言甚至是一種獲取關注的宣傳手段。其實,類似高安陶瓷趕上佛山的說法已經不只出現一次兩次了。
不可否認,從產能和產量來看,高安產區確實已經在全國陶瓷產區穩居第二。
然而,高安有多少個知名品牌?又有哪個品牌能進入二線品牌陣營? ……與早已成為陶瓷品牌之都、陶瓷總部經濟中心和陶瓷產業鏈集群地的佛山產區相比,高安產區在政府支持力度更大、環保要求更鬆、生產成本更低等方面優勢非常明顯,但在品牌影響力、產業生態等方面同樣存在巨大差距。
因此,即便高安陶瓷「量」上超過佛山陶瓷(根據某些統計數據,在新冠疫情突發的今年福建產區產量已經超廣東產區了),也不能說是高安產區就趕超了佛山產區,就像不能說產量遙遙領先世界的中國陶瓷超過義大利陶瓷一樣。只有同時在「量」和「質」上的超越,才是真正的超越;不僅是陶瓷產業,任何領域內的比較都應該如此。
當然,新的時期帶來了新的機遇,高安陶瓷並不是沒有可能超越佛山陶瓷。正如中國陶瓷網董事長、《陶瓷資訊》報社長歐陽天生在第八屆中國建陶產區大型巡迴論壇暨2020高安陶瓷產業發展高峰論壇上致辭時所說,「未來的高安陶瓷,在國家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與製造業邁向高品質發展的趨勢下,必須順應潮流、理性發展,堅持在清潔生產、智能智造、品牌打造等領域大膽投入,以投資明天、描繪未來的姿態和博大的胸襟、開放的視野,走向全國、融入全球,向國內外最優秀的企業看齊,立標桿、明差距、學榜樣、促進步,共同為創造'十全十美、品牌高安'作出貢獻」。
上市陶企幾家歡喜幾愁
近日,7家上市陶企陸續公佈2020年前三季財報。根據這些陶企的財報,中國陶瓷網做成總表如下:
辣評
從以上業績總結表來看,可謂「幾家歡喜幾家愁」。
企業上市就像是一把雙面刃,有利有弊。利不必細說,對於上市陶企而言從中得到的最大利益應該是獲得資本的加持,有利於它們在陶瓷行業產能過剩、渠道裂變、消費升級的大洗牌階段切入工程集採等新賽道,成為洗牌的引領者和行業的頭部企業;弊也十分明顯,如上市後一舉一動時刻受到關注且可能會被無限放大、在提高透明度的同時會暴露許多機密、面臨被惡意控股的風險等。
禪哥無意評論其中任何一家上市陶企,只想說:上市有風險,陶企需謹慎;投資有風險,股民莫衝動。
陶瓷業煤改氣勢在必行
進入10月以來,全國各地相繼發布秋冬季大氣污染防治攻堅方案、重污染氣象應變計畫等環保政策並採取相關措施。作為大氣污染重點整治產業,陶瓷產業深受其影響,多個產區相關陶企被要求限產、停產。
據悉,截至目前,廣東(江門)、山東、山西、北京、天津、河北等12個省市120+家陶瓷相關企業及200+條生產線在影響範圍之內。
辣評
陶瓷業以煤改氣為主的環保問題是老生常談的問題,禪哥也已經談過多次(見中國陶瓷網微信公眾號發布的《決定陶企生死的何止煤改氣?更是這兩點! 》和《大家都在為煤改氣發聲,最該發聲的人卻一聲不吭|一周辣評》兩篇文章)。
10月26日至29日召開的中共十九屆五中全會的公報提出:「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堅持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守住自然生態安全邊界。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
這讓我們再次看到了黨和國家進一步加強環境保護、實施永續發展策略的堅定決心。
因此,還未進行「煤改氣」的陶企不應該抱著政府會「網開一面」的幻想。政府在陶瓷業實施“煤改氣”,一方面是為了整治環境,另一方也是為了淘汰落後產能。這是政府對經濟宏觀調控的重要手段,也是產能嚴重過剩的陶瓷產業的必然選擇,陶企根本沒得選擇,陶瓷人也不需要再浪費口舌。
一句話,就算沒有「煤改氣”,高耗能、高污染的陶瓷產業也一樣是政府在環境整治和宏觀調控上重點關注的對象。
作者:禪殘